在呼倫貝爾草原上,套馬是草原牧民體現勇敢智慧的傳統民間生產活動。
牧人換乘馬、打馬鬃、剪馬尾、烙馬印或騸公馬和騎練(馴服)生個子馬時,都用“套馬桿”來完成。套馬桿,蒙古語稱“烏日嘎”,由兩部分組成:一是用長4~5米、直徑粗5厘米左右上細下粗柳棍(主桿)綁上1米多長直徑粗1厘米左右的柳條(撐桿),二是用熟牛皮條編織成的皮繩綁在柳條上下兩端成為半月形套馬索。
套馬必須具備靈巧的騎術、準確的手法、完善的動作和勇敢的精神。在呼倫貝爾草原上,好騎手多是驍勇的套馬手,他們是牧人心目中的“英雄”。每當草原上開始打馬鬃、烙馬印時,正是套馬手爭高低、顯身手的時刻,場面非常激烈、精彩。
使用“套馬桿”套馬時,最佳的“力點”,即套細脖或“交耳桿”,也就是要套在烈馬兩耳中間部位,撐桿吊起馬頭,擰套馬索勒緊咽喉,再烈性的生個子馬也吃不消這一吊三擰。套馬人的坐騎(即桿子馬),是牧人精心選擇眼力好、速度快的馬進行過專門訓練,為套馬時專用。只要套馬手的套馬桿指向要套的馬,桿子馬就會認定拼命追趕,在馬群中像風一樣自如地旋轉,絕對不會丟掉目標。盡管被套的馬在馬群中左拐右突,但桿子馬緊緊盯住不放,直至其被追出馬群。等到與被套的馬距離適度時,套馬手猛一夾腿,探前身子,甩圓套馬索,套馬桿就像閃電一樣在烈馬頭上晃來擺去,馬蹄猶如鼓槌一般猛捶大地,一聲嘶喝將套馬索扣入馬頭。套馬索扣下后,生個子烈馬前腿躍起,飛蹄潑鬃,如似兇獅狂奔,倒豎咆哮。這時的套馬手穩坐鞍橋后邊,向后一仰,雙腳猛力踏鐙,兩手緊攥套馬桿后坐,桿子馬隨之四腿蹬地后坐。這時一人一馬的合力,使生個子烈馬俯首就擒,被牧人戴上馬籠頭。
如果到
呼倫貝爾旅游時能參加一次草原上的追風趕月般的套馬活動,那種感受是在槍戰、武打影視片中體會不到的。
呼倫貝爾旅行社